![]() |
郑州“城管抽梯事件”事发建筑。日前,涉事执法人员已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雇主刘某已取保候审。“我们”视频截图
■ “郑州城管抽梯事件”追踪
1月23日,郑州航空港区一文印店两名广告牌安装工在楼顶安装广告,因属违规施工,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要求将广告牌拆除,并将施工现场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带走。随后,一名施工人员从三楼顶部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1月26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确认,文印店老板刘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公安机关刑拘。后李某被取保候审。1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委宣传部获悉,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涉事执法队员被免职,并以涉嫌玩忽职守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2月1日,负责此次事故处置协调工作的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执法人员撤梯前等待超40分钟,因有其他执法任务离开,且履行过告知义务,执法人员有玩忽职守的过失,已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李自强还表示,该事件的责任不止一方,下楼的方式有很多,死者本人也应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执法队员停留约40分钟到1小时”
新京报:执法队员为什么搬梯子离开?
李自强:我们对所有执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首先要求的是依法执法。但有些问题不能回避。第一,人员少任务重,假如人员充足,任务不多,实际这些人员当时是不会离开现场的。(他们)正是由于又有别的工作。就我所知,当时停留的时间大约40分钟到1个小时,拆除的时间可能是比较慢了点,是否积极地拆我也不好讲。不管怎么说,就是没有拆完。(如果)你作为一个执法队员,楼上正在违规放置广告牌。你会怎么办,你用什么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
新京报:拿走梯子是在作出处罚,还是在解决问题?
李自强:这个问题我当时不在场,我也不是本人,但他一定会有原因和想法。我坚定地相信,他撤走梯子不是想要摔死这个人。
新京报:移走梯子是依据什么法规?
李自强:它是一个处置方式,当时他们怎么想的,我不是本人,我没法跟你说。违规设置广告的相关法规你可以在网上查。
“楼房都应建有这样的(消防)通道”
新京报:撤走梯子后工人该如何下来?
李自强:这就是他本人当时的想法,至于你说当时他可以怎么下来,我也跟公安咨询了,也问了专家。咨询结果是这样的,楼房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通道,第一是维护需要,第二是消防需要。这个楼,你别看它只有8.8米,同样建设有这样的通道。
新京报:我们当时在现场,没看到这样的通道。
李自强:楼顶你们去查一下,我没看过,我再次声明,我回答问题是根据我咨询、闻讯和了解的情况。
“执法人员有告知拆除后将梯子送回”
新京报:关键在于执法队员知道还有别的途径可以下来吗?
李自强:常规来说,只要是楼房,要维护楼顶都应该建有这样的通道。这是个基本常识。我想应该是这样,执法队员当时等了40多分钟,因为有其他任务离开。当时告知了电话号码,并明确告知拆除结束后,立即将三轮车和梯子送回。
新京报:告知了谁?
李自强:具体告知了老板还是施工人员,我也不在现场,我现在只知道他们履行了告知义务。另外我们可以讨论,老板家是只有这一部梯子吗?假如老板家只有这一部梯子,去找别人借一部可以吗?第二个施工人员是怎么下来的呢?消防队员救的。救援渠道还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
新京报:你认为还有谁应该对这件事负责?
李自强:我说这话是对死者的不敬,我不愿意说这话。中国有一句话,死者为大。我不得不说这句话,他(死者欧某)30岁了,应该有安全和危险意识。他本人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点不能否认,也不能否认执法队员的过错,这个事定性是玩忽职守,已经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按照程序,有个调查取证和罪罚大小论证的过程。有过错绝不袒护,严格依法办理。
新京报记者 侯雪琪 张彤 实习生 欧梦雪
找“亮点”!“郑州撤梯案”官方回应,而网友为什么却关注这一幕?
1月23日,河南郑州航空港区两文印店工人在楼顶安装广告牌时,城管执法人员以违规施工为由将梯子撤走,之后工人欧湘斌在用绳索下楼时不慎坠亡。
26日,文印店老板刘某被公安机关刑拘,涉事执法队员被免职,以涉嫌玩忽职守移送纪检监察机关。31日,刘某被取保候审。
2月1日,参与协调此案件的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撤梯前执法人员等待超40分钟,因还有其他执法任务而离开,且履行过告知义务。“施工人员是否积极的拆,还是怎么的拆,我不好讲”,执法人员有玩忽职守的过错,将依法办理。但执法人员“撤走梯子不是要摔死这个人”。
和回应相比,网友更关注手上的“烟”
虽然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有很多网友持续关注着此事进展。不过,这则视频发布之后,在评论里,许多网友关注的不是单纯的该领导所回应的内容,而是他吸烟的镜头。
视频从2分03秒开始出现了吸烟的镜头(视频截图)
该领导后面墙上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然而手上却拿着烟雾缭绕的香烟,前面放着大大的烟灰缸。虽然这一幕仅有短短10秒,但也被许多眼尖的网友发现了。
作为政府官员言行需谨慎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在媒体采访中所回应的内容如何,以及“郑州抽梯案”在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下,我们姑且不说孰对孰错。但就该领导在禁止吸烟的办公室吸烟这一幕,作为政府官员该行为实在是有些欠妥,以至于有网友怀疑其回应的可靠性。
2013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通知要求:领导干部不得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要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公共办公场所禁止吸烟。
国家之所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就是因为党政机关在社会上有示范、标杆的意义。政府官员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官员的言行要求更为严格,而百姓也对官员的形象有了更高的期望。
作为政府官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不要失信于百姓
不要让百姓失望
来源:“我们视频”公众号、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