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队气氛倒是融洽,年纪大的几个人常在一起聊事,李万胜不听,只顾玩手机。洞内没有信号,李万胜提前下载好了电子书,仙侠、玄幻题材的,也凑到别人床上看自己没保存的电视剧。偶尔,他也想看看阳光。但走到洞口要大半个小时,更关键的是,洞口重新被堵上,还从外面上了锁。
对于炼出金子的那天,李万胜没有多想,他听说“烧出来的是一坨东西,还要到山下去不知怎么弄”。
“黄金要炼成时,所有人都舍不得离开半步。”业内人士刘波说。他干金矿近20年,接触过许多“洗洞”者,洗矿到最后阶段,众人会兴奋地团团围住炉子,屏住呼吸,盯着炭火燃烧。“马上要发财了”,无一人走开,都担心转身的空隙别人偷偷把黄金藏起来。
资料图
这是个不小的矿,向里延伸4000多米深。主巷道基本和洞口地面齐平,旁边打通多个斜坡,连通不同的巷道,犹如楼梯通往不同的楼层。
原本,李万胜他们在主巷道施工。不知是8月还是9月的某天,两个陌生人突然进洞,自称是矿区负责管理矿山的人。老板和两人到洞口外谈,回来叫大家把设备撤到了下面。新的采矿区在地下,要爬下一条近30度的80米斜坡——这两个数据是业内人士刘波测算的,他曾到此矿考察4次,原本想投资采矿,但洞口不知为何封了。
从后来的庭审内容得知,李万胜所在团队发起人是他的父亲,和一个李父刚认识的“朋友”,“朋友”联系了潼关这个金矿的“洞主”——刘波介绍,洗洞者一般是团伙合作,五六人即可,有人投资出钱,有人买设备和招人,有人联系“洞主”(金矿原矿主),“洞主”帮忙花钱打点矿山管理部门。这些人再拉亲戚朋友入伙,“一环套一环,能做到保密”。
李万胜的父亲掌握洗洞技术,但没本钱,他找到了一个投资人。后者据说是专门干这个的,洗过好几个洞。投资人又找一位朋友借钱,拉他入伙,这些人成为了团队里的“老板”。按照约定,收益将由“洞主”与投资人三七分,李万胜的父亲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可分得后者的20%。